Gill
早在2015年,就有媒体注意到了高校书店的“消失之殇”。
在走访了北京的各大高校及周边的民营书店之后,《北京青年报》发现短短五年间已经有半数书店黯然消失。
同年6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问卷调查显示,100所高校中30%的高校内不再有实体书店,78.57%的高校书店以教辅类图书为主。
四年之间,书店热势不可挡地席卷了一二线城市,汇聚了书店、文创、咖啡、体验等功能的“综合性书店”已成了商业地产的标配,书店正在成为“文化流量经济”的中心。
然而,实体书店的“复兴”似乎并未带动高校书店的“回潮”,否则教育部近日也不用亲自出面,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要求各高校应至少开设一家实体书店,没有的应尽快补建。
近年来,高校书店的“倒闭潮”屡屡成为文化圈关注的热点,无论是北京师范大学东门的盛世情,还是武汉大学南三门的豆瓣书店,都因为房租上涨、租约难续陷入窘境。
城市书店的“风景正好”与高校书店的“黯然神伤”恰成鲜明对照。虽然有“没有书店的大学就像没有菜市场的城市”的说法,然而当书店在城市人文版图中愈发辉耀,在大学的文化风景中却日渐暗淡。有一种解释是,大学生不再是城市阅读的主体了。2018年中国青年网对于454名高校学生的调查显示,45.59%的大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足一小时,37.67%的学生在1—3小时,31.28%的学生通过手机免费阅读,购买纸质书籍、图书馆借书和购买电子书籍的比例分别为27.31%、21.37%和9.03%。
有一种解释是,大学生不再是城市阅读的主体了。2018年中国青年网对于454名高校学生的调查显示,45.59%的大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足一小时,37.67%的学生在1—3小时,31.28%的学生通过手机免费阅读,购买纸质书籍、图书馆借书和购买电子书籍的比例分别为27.31%、21.37%和9.03%。
实际上,大学生阅读量下降不只是中国的问题,而是一个全球现象。不久之前,《大西洋月刊》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大学图书馆正在成为“墙纸”。文章显示,过去10年间,耶鲁大学本科生从图书馆借阅的图书数量已经下降了64%。
大学图书馆正在成为一个自习、活动空间而非阅读空间,为此耶鲁大学决定将图书馆中四分之三的图书移走,腾出更多的公共空间。
虽然国内尚未有大学图书馆使用率变动情况的统计,但“书架成为墙纸”的现象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。